第34章 摄政公主_嫡女有策:陛下请战
笔趣阁 > 嫡女有策:陛下请战 > 第34章 摄政公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章 摄政公主

  富丽堂皇的南宫之中,宫装女子神色凛冽的望着北方天际,暗卫则一脸敬服的看着宫装女子,眼底尽是信服之色。

  “公主便是以家国之大义劝服安平王出兵的?”

  宫装女子眸光愈冷,“国将不国,家族又何以为继?谢卓虽然与本宫不睦,但终究不是目光短浅之人,他想要维护谢家的富贵平安就绝不能眼看着我大羲为北朝所灭。”

  她仰凝视星空,轻轻道:“本宫受父皇遗命,摄政朝堂,是绝不会允许家国亡于本宫之手的。谢卓他又何尝能忍心看着谢家百年传承毁于他手?如今谢卓奇袭大胜,宁远关已入我军手中,只要谢卓能支撑三个月,那大胤晋王即便再厉害,未有十年之功也绝不可能拿下江南。然而,有这十年时间已足够我朝重塑边防了。”

  暗卫望着女子雍容绝艳的脸,目中全是效死之志,也完全明白了当年先帝选择让她以女子之身摄政朝堂的缘由。大羲暗弱多年,朝中早已形成畏惧北朝之风,军中将士都不敢言战,唯有这长公主聪慧果决,从不畏险避难。胆略心机,世间万千男儿也比不过,大有大羲开国先祖之风。

  然而国人暗弱,文恬武嬉,长公主这个掌政者也实在是太难了。满朝上下,唯一还留有风骨的便是谢氏族长谢卓了。然而那人却与长公主有杀弟之仇,素来不服长公主决策。

  此次长公主以大义相劝,终于劝得他出兵相助。但愿以后的岁月她能与安平王化解旧怨,以她与安平王合力而为,或许真能在大胤的铁骑下保全这江南如画江山。

  大胤帝都,薛府。

  碧纱窗下,薛紫妍手执江南密报,想着那悄无声息的谋划这一高明变局的南朝摄政公主,清冷面孔上尽是欣赏之色。

  南北乱世里,薛紫妍与南朝长公主6昭华年岁相当,神童之名远播天下,以至于虽身份不同,却总被世人一同提起。

  “南6北薛,绝世双姝”。

  她在薛家兴盛之时也曾有过好奇之心,那个与自己齐名多年的女子究竟是怎样的人?是否真的如传说的那般慧折天下?

  只可惜两人一南一北,始终不得相见。

  后来她一意复仇,更是无心再挂念那与她并未有真正交集的女子。

  而那个江南公主则在南帝崩逝后受命摄政朝堂,以无双智计诛杀权臣,平灭叛乱,在群狼环伺下辅佐年仅五岁的幼弟坐稳了朝堂。

  她主政的七年来,一力革新旧政,令腐朽的南朝渐复生机,竟有了与强盛的大胤一战之力。

  她素来喜欢聪明之人,若非立场相对,她与那智计无双的大羲公主或许真能成为知己。

  然而她身为大胤之人,终究要与那个女子争锋。

  江山一统是风珏的梦想与宏图,而守护家国却是南朝公主的责任。

  南北之争里,她要助风珏成就一统大业,而那个女子却要守护家国江山。

  这场争斗里,究竟是大胤一统,还是南朝维持一国之势?

  她与南朝公主最终谁能如愿以偿?

  薛紫妍想起那个才名远播、聪慧绝伦的女子,想起她这么多年以一己之力支撑家国江山的辛苦,一向清冷的面容上浮起可惜之色,想起自己此番作为可能为那个女子带来的灾祸,握笔的手竟有些颤抖,好像手中的笔有千钧重一般。

  顾明媚无声走近,看着素笺上漂亮的女书,那一行行细密小字在她眼里好似一把夺命之剑一般恐怖,气怒之下竟是一把夺过,怒道:“师姐,你是不是真的不要命了,这天下大势与你何干,让你如此不顾身体的思量这些计谋?”

  薛紫妍心疼的看着自己刚写了一半的密计,无奈的笑了笑:“明媚,千万莫要折坏了,否则还要再重写一份。”

  “你…你真是疯了…”顾明媚神色沉痛,“天下重要,你的性命便不重要了吗?你若这样煎熬下去,如何能有长寿?又如何去践风珏的白之约?”

  薛紫妍苦笑,“白之约?我自幼身体便说不上康健,后来为了习成武功更是坏了底子,长寿一说只怕已成奢侈。我不求能与他共白,只求上苍能予我二十年时光,让我陪他平天下,致太平,如此余愿已足。”

  说至此,她傲然的抬了抬头,“明媚,我若真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病弱女子,也只能甘于命运的安排,安静的将养身体,直至大限之期。可是,我虽然病弱,却并非废人,不能眼看家国陷于险境而无动于衷。人终有一死,我若在死前,能够了结天下的战乱,看到烽火硝烟后重新归于平静的中原江山,也算对得起这场生了。”

  顾明媚看她倔强面容,欲要再劝,却在那样执着的目光里不能出一言。

  良久她方将手中的密信重新置于案上,叹息道:“你这般性子,真是让人无话可说。天下太平,是你的心愿,而我的心愿是维护你的平安。不如我亲自前往战场,去行刺那南朝主帅,也省得你这般劳心劳力。”

  “万万不可!”薛紫妍大惊,神色竟有些惶恐,“明媚,万军之中取上将级,这样九死一生的危险之事,我怎能让你去做?这么多年我已失去了太多,决不能再看着你殒命战场。”

  “我的武功你还不清楚吗,我不会有事的。”

  “胡说!你真当我身体不好了,脑子也废了吗?阵前行刺的凶险我比任何人都要明白,何况如今胤国国力远胜南朝,绝不需要这样靠刺杀敌人主帅才勉强得到的胜利。”她语气愈重,“明媚,你答应我,绝不会用这样自我牺牲的办法来结束战争!”

  薛紫妍的脸上有罕见的果决之色,让人没有缘由的信服,顾明媚看着她那样郑重的请求,不由的点头道:“好,我总是相信你的,你既然有这样的信心,我听你的便是。”

  薛紫妍见她面上坦然,知道这个女子素来坦荡,并不会虚言欺骗自己,便放下心来,坚定的笑了笑:“明媚,你放心,那南朝公主虽然手段高绝,但南朝积弱乃是事实,师姐必能赢过她,保全我所珍视的人与事。”

  顾明媚看着她脸上消失已久的光芒,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救她性命的绝丽女子,竟有恍若隔世之感。

  薛紫妍见她不再阻挠自己,以笔蘸墨将密信写完。

  顾明媚亲手封好密信,迟疑道:“师姐,果真要亲赴江南?”

  薛紫妍点头,“虽然离间之策已然展开,但摄政公主与谢卓是何等高明之人,当今之世能与我和阿珏一较高下的恐怕也只有这两人了。棋逢对手,纵然是我也起了争胜之心。不亲自交手,如何分得出胜负?”

  顾明媚面上的笑容微微一僵,沉默良久方道:“顾南来报说风珏已去了宫中多时,以他的性情肯定会请命亲自迎战谢卓,不会允许你这犯险之行。”

  薛紫妍微微低头,“他不许,难道我就做不成了?且瞒着他再说。”

  “瞒着我什么?”风珏的声音忽然飘至耳畔,惊的薛紫妍下意识的捏住了衣袖,那里正安静的躺着那封她刚刚写就的密信。

  薛紫妍稳了稳心神,“殿下来的好快,已商议出应对之策了?”

  他见薛紫妍刻意叉开话头,便知这人是不肯说出自己所谋所思了,遂淡淡点了点头,望向南方天际,剑眉微蹙:“这大羲摄政公主当真是个有胆量的,南朝暗弱已经数十载,从未有过主动出击之举,软弱的大羲男子闻说战事无不如丧考妣。而她竟能说服羲朝士兵摆脱对于我大胤铁骑的畏惧,主动出战,连破宁远、宁平两关,如今羲朝据险以守,江山一统之业恐怕更为艰难了。谢卓乃当世名将,用兵诡谲,朝中并无可以与他匹敌的主将人选,为挽回败局,也只有我亲自迎战了。”

  “昭华公主能有此举的确不俗,她很清楚若是被动防御,等我朝休整过后,长江之险绝阻拦不住我大胤铁骑,以南朝国力撑不过五年便会亡于我大胤之手。她那样骄傲智慧的女子又怎会容许自己成为亡国之人,所以才会趁我们与北蛮战后急需休整主动出击,占据险关,据险重塑防线。可惜我们明知她的意图,也已阻拦不住她。为免我朝与大羲之争陷入持久拉锯之战,此时不宜与南朝大起干戈。”

  她抬眼瞥了瞥风珏淡漠神色,接口道:“何况,朝内隐忧未除,如何安心外战?阿珏,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南境战局,而是朝中局势。百足之虫,死而未僵。杜相虽倒,追随之人却不在少数,为防他们拼死反击,此时需要你身在朝中,否则朝堂不稳。若是大胤朝堂再起波澜,即便此次胜了南朝,也是惨胜,也必大伤我朝元气,你我有生之年将再无力一统南北。”

  风珏苦笑一声,“阿妍,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。可是我身为大胤统帅,又怎能因为这权位之争置南境将士的生死于不顾?”

  “林峥追随你多年,已颇得你的真传,以他为帅当可与谢卓相抗。”

  “林峥军略确实出众,但与用兵如神的谢卓相较尚有差距。即便靠着大胤多于南朝数倍的精兵能阻挡当下的颓势,也绝非我心中的战局。”

  薛紫妍容色一白,“能让殿下如此忌惮,看来谢卓当世名将之名果然不是妄得的。如若以离间之计,让南朝弃用谢卓,林峥能否担当此任?”

  “6昭华虽是女子,气度胸怀远万千男子,只怕并不会轻易中计。”

  薛紫妍摇头,“6昭华气量宏阔,可是南朝少帝却不是个能容人的主。他对长姐敬若神明,对谢卓却极为厌恶。帝王之家多凉薄之人,他担心功高盖主的谢卓有不臣之心,早已忘了当年谢卓于危难之中扶助他的情谊,竟视股肱之臣为仇雠,屡屡怀疑良将忠心,否则怎会离间长姐与谢卓之情,让他们之间有了这杀弟血仇?只要我们举措得当,不愁他作不出自毁长城之事来。”

  顾明媚在薛紫妍森冷的谋划里,眼神愈暗淡,忍不住看了眼南方的天空。

  罗网已经张开,那个为了南朝殚精竭虑的摄政公主将如何应对师姐的神鬼手段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vv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vv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